-
“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取得顯著成效,據行業估算,2016—2019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累計達到69億噸;2019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18億噸,產值約1 2萬億元,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3萬家。
2021-01-14 分享
-
1月12日,《邁向碳中和:中國互聯網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發布。該研究報告,提出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于2050年。
2021-01-13 分享
-
記者11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國將系統開展污水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
2021-01-13 分享
-
滾滾江水,奔流向東,其間,一座座散落在中華大地崇山峻嶺間的水電站,將磅礴水勢轉換成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
2021-01-13 分享
-
服裝廠試行綠色印染,你購買的新衣也許有著低碳新技術;園區引入智慧用能系統,越來越多的工廠“錯峰用電”降低能耗……工業是碳排放重要領域,向綠色轉型,產業、企業在踐行。
2021-01-13 分享
-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近日發布《關于發展農村沼氣助力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沼氣全產業鏈支持保障政策體系,支持生物天然氣和沼氣工程開展碳交易項目,實現沼氣產業補貼貫穿沼氣產業鏈全過程。
2021-01-12 分享
-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 T 800-2020)已于日前實施。
2021-01-12 分享
-
1月11日,家住山東省萊西市望城街道韓家屯自然村的林大爺和符大爺高興地說,“垃圾圍村”的現象沒了蹤影,村里的街道整潔了,環境美了,村民的歡笑更多了。
2021-01-12 分享
-
綠色低碳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作為碳排放重要領域,工業綠色低碳改造引發關注。
2021-01-08 分享
-
2018年至2019年,研究機構對多個城市開展調查,階段性結果顯示:與2005年相比,室內氡水平呈現出整體增高趨勢,增高比為1 2—2 0。
2021-01-07 分享
-
5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并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這意味著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2225家發電企業將分到碳排放配額。
2021-01-06 分享
-
“2020年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2天,達到85 2%,比2013年增加121天;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的6項污染物濃度全面下降,綜合指數4 93,同比下降6 5%,環境空氣質量八年來持續改善,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目標任務。”
2021-01-06 分享
-
記者今天從北京懷柔區獲悉,2020年懷柔區PM2 5年累計平均濃度29微克 立方米,突破“30”整數關口,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進入“20+”,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數據。
2021-01-06 分享
-
生產電子信息產品工藝耗能大,隨著產業技術革新與產品迭代速度加快,恩達電路的發展一度面臨較大的能耗壓力。但在2019年9月,作為重點用能單位,恩達電路卻憑借綠色制造和低耗生產,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綠色制造名單。
2021-01-05 分享
-
近日,山西的一次重污染橙色預警期間,太原一家水泥生產企業應按相關規定采取措施限產。而環保智慧“電偵察”系統發現:該企業7時到22時用電負荷在4000千瓦左右,22時后陡增至8000千瓦左右。這意味著,這家企業在白天采取了限產措施,22時以后沒有執行限產規定。
2021-01-04 分享